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沈陽法院設立家庭教育指導“一中心兩站”——法官攜手專家教您咋帶娃

來源:遼寧法治報 | 作者:記者 關月 | 發(fā)布時間: 2023-05-19 08:53

  沈陽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沈陽師范大學社會學學院社會工作系教授張青在5月15日國際家庭日這天,有了一個新身份——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聘請的首批家庭教育指導專家團成員。

  “家事審判注重情理法的多維交融,其審判價值在于追求家庭情感治愈,修復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諧和社會穩(wěn)定,我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到沈陽中院家事審判的創(chuàng)新工作中?!苯邮懿稍L時,張青這樣告訴記者。

  首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啟動

  在這一天,沈陽法院首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啟動及揭牌儀式在沈陽中院舉行,其他4名有著家庭教育、親子關系、青少年心理健康專業(yè)背景的專家同張青一起組成了家庭教育指導專家團。

  創(chuàng)新工作的成型與完善,離不開實踐中的摸索和總結。去年年初,《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后,將家庭教育由傳統(tǒng)的“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沈陽法院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不當和缺失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沈陽兩級法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過程中,因現(xiàn)階段區(qū)域內缺乏針對司法案件的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導致開展延伸性工作力所不及。

  促進《家庭教育令》執(zhí)行

  為了解決《家庭教育令》發(fā)出后面臨的實際執(zhí)行困難,沈陽中院少年及家事案件審判庭嘗試在家庭教育指導中聯(lián)合市婦聯(lián),引入有專業(yè)資質的家庭教育指導專家,針對案件審理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對怠于履行家庭教育或行使家庭教育不當?shù)募彝ソo予個性化、專業(yè)化、精準化的指導,幫助其分析原因,并給出解決對策,取得了良好的實效。

  “2020年,有一對高知夫妻到法院起訴離婚,主要原因是性格和價值觀不合、溝通不暢,法院判決由女方撫養(yǎng)孩子,男方給付撫養(yǎng)費,雙方約定好時間,男方是可以探望女兒的?!鄙倌昙沂路ㄍニ募壐呒壏ü僦砝潇透嬖V記者,誰知離婚3年,女方仍舊怨氣難消,不僅要求男方填寫“探望日程計劃表”,還以多種理由拒絕探望,雙方的過激行為不斷疊加,甚至鬧到報警的地步……今年年初,沈陽中院對女方發(fā)出《家庭教育令》,女方卻認為自己“很委屈”,“那次調解,我們邀請張青教授共同參與,也是想讓女方釋放、排解一下,最后的效果還挺好的?!崩潇突貞浄Q,5個小時化解多年“積怨”,男女雙方都認識到了各自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作出了讓步,徹底解決了探望問題。

  數(shù)據(jù)顯示,自去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以來,沈陽兩級法院共簽發(fā)《家庭教育令》11份,開展家庭教育指導39次。

  讓家庭教育在司法實踐中起效

  與沈陽中院少年家事法庭合作兩年的張青,對指導中心的設立非常認同:“我常常感慨,兩個好人卻沒能成就一段好婚姻。人要成長,家庭同樣也要成長,怎樣修復家庭關系,怎樣在婚姻解體后繼續(xù)發(fā)揮家庭的功能,引導全社會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從這個角度來看,設立指導中心正是沈陽中院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延伸家事審判功能的務實舉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指導中心集家庭教育指導、未成年人心理疏導、回訪幫教、婚姻危機干預、普法宣傳等多功能于一體,為沈陽兩級法院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支撐的平臺和專業(yè)的團隊保障,真正讓家庭教育在司法實踐中落地起效。

  相關新聞

  沈陽兩家基層法院設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

  5月16日,沈陽市和平區(qū)人民法院與和平區(qū)南湖街道辦事處聯(lián)合設立“和法護苗”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該服務站設在世茂社區(qū)內,為沈陽地區(qū)首個家庭教育服務站。世茂社區(qū)黨委書記董斌斌告訴記者,服務站設立后,將直接輻射整個社區(qū)常住人口5300余人,其中包含500余個家庭1300余名未成年人?!耙环矫?,法院依托社區(qū)的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對涉罪未成年人開展回訪幫教,對家事案件中的夫妻雙方進行心理疏導、家庭教育;另一方面,社區(qū)出現(xiàn)糾紛矛盾,法官也會到服務站及時參與糾紛的化解和調解工作?!焙推絽^(qū)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少年審判團隊負責人葉菁菁接受采訪時表示。

  同日,沈陽地區(qū)基層法院首家“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在法庫縣人民法院掛牌成立。該院出臺了《關于充分發(fā)揮審判職能促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切實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同時,以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為依托,加強同縣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團縣委、婦聯(lián)等職能部門協(xié)作配合,不定期召開聯(lián)席會議,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成果共享的聯(lián)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