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我對得起胸前的檢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邵小桐 | 發(fā)布時間: 2017-04-19 09:02
追憶營口市西市區(qū)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楊德峰

 
  清明節(jié),記者隨營口市人民檢察院負責宣傳的同志一起來到營口市西市區(qū)楊德峰的家,慰問他的妻子李紅。“他在檢察院工作那么多年,除了拼命干還是拼命干。作為他的妻子,我心疼他,在他快要離開我們的那段時間,我一邊流著淚一邊問他:‘你這上顧不了老,下顧不了小,一頭扎在工作里,費力還得罪人,值得嗎?’他雖身體虛弱但口氣卻特別堅定地說:‘值得!我對得起人民的信任,對得起胸前的檢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一輩子,值了!’”面對記者,回憶著丈夫生前的點點滴滴,楊德峰的妻子幾度哽咽……
 
  2014年10月1日,北京的天空烏云密布,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天壇醫(yī)院,營口市西市區(qū)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楊德峰,帶著對檢察事業(yè)的摯愛,帶著對同事和親友的眷戀永遠地離開了,離開了他為之奉獻的檢察事業(yè),年僅46歲。
  1969年12月8日,楊德峰出生在營口蓋州市一個偏僻農(nóng)村,1995年考入營口市西市區(qū)人民檢察院,生前歷任營口市西市區(qū)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檢察員、副科長、科長、副檢察長、檢委會委員、黨組成員。從參加檢察工作那天起,他便把自己的命運同胸前的那枚檢徽緊緊連在了一起。
 
  他從“門外漢”變成了“業(yè)內精”
 
  當楊德峰懷揣著自己的夢想踏入檢察機關大門時,眼前的一幕幕場景使他驚呆了。同志們討論案情,他像聽天書一樣,兩眼發(fā)直,心里發(fā)慌,完全是個“門外漢”,他一遍一遍地問自己,能行嗎?心里的壓力來自于對法律的一竅不通,擔心自己適應不了檢察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暗暗地下定決心:“既然我考入了檢察院,我就必須闖過這個難關,不能辜負組織對我的期望。”帶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艃?,楊德峰為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為了彌補自己業(yè)務知識的匱乏,他報考了法學專業(yè)自學考試。從此,他離開了酷愛的球場,脫掉了心愛的球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專心致志學習法律知識,學習檢察業(yè)務。
  每天起早貪黑,反復揣摩著一個個生疏的法律術語,仔細理解著每一條法律條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記錄在筆記本上,虛心向同事們請教,幾年下來,光筆記就記下了整整6本。平時工作忙,楊德峰就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時間看書學習,因為經(jīng)濟條件有限,他為節(jié)省路費和住宿費,積攢幾門課程再一起去大連考試。
  經(jīng)過幾年的刻苦拼搏,他終于以優(yōu)異的成績拿到了法律專業(yè)畢業(yè)證書。他深知拿到了畢業(yè)證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磨練才剛剛開始。下班后,他把白天的案子在大腦中“放電影”,十萬個為什么在心中回顧,挑燈夜戰(zhàn)成了家常便飯。一個個案件結案,同事找他小聚慶賀時,他推脫自己有事躲在家里思考。在大家的眼里,他成了“另類”,這樣的稱呼他背了三年之久。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一個不懂檢察業(yè)務的“門外漢”終于成了精通業(yè)務的“行家里手”。1999年12月,他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同時,他也深深地愛上胸前這枚鮮紅而神圣的檢徽。
 
  他是一個既差錢又“不認錢”的人
 
  在多年的檢察工作崗位上,楊德峰出了名的“不認錢”,但就是這個在工作上“不認錢”的人,在生活中卻是非常需要錢的。
  “老楊是農(nóng)村出來的普通人,他的父母都是地道的農(nóng)民,1995年從事檢察工作,我們當時是在租住的房子里結的婚,那個時候還沒有公積金,他去外面借了5萬元買了一個40多平方米的頂樓,直到2000年左右我們才還完借款。”妻子回憶著,“我下崗多年,他從未托關系給我安排過工作,直到前幾年我自己應聘才到社區(qū)做公益崗位臨時工,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多元,孩子一直在念書,我公婆依然在農(nóng)村老家生活,需要我們贍養(yǎng),我們的生活一直都沒怎么寬裕過。但他總說,‘本本分分賺錢花得安心,錢那東西有多就多花,有少就少花,沒有就不花。’”
  “孩子小時候,因為我倆家里都是農(nóng)村的,所以沒有老人幫著帶孩子,他工作忙,只能我自己帶孩子,那個時候我每天背著孩子做飯,孩子在我背后哭,我在前面一邊流淚一邊做飯,夏天家里熱,我做完飯,孩子和我就全被汗水打濕了。孩子從小到大,我們一家三口除了一起回家過年,唯一的一次出遠門,就是老楊在北京住院期間。”想到心酸的過往,楊德峰的妻子頻頻拭淚。
  多年的辦案經(jīng)歷,使得楊德峰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照顧他的父母、妻子、孩子。從2014年年初開始,他的身體就多次出現(xiàn)問題,經(jīng)常瘸著腿參加辦案。領導、同事、朋友、親屬多次勸他去醫(yī)院進行全面檢查,他都因為工作而一次次推遲,靠著大量緩解鎮(zhèn)痛類的藥物支撐著。2014年7月14日上午,同事在和他研究完案件時,對他說:“你怎么嘴都有點歪了,去醫(yī)院看看吧。”下午,他在辦公室部署案件開展時意識突然不清楚,語言也不流利,經(jīng)過領導和同事的勸說,他立即被送入了營口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進行了腦CT的拍攝,發(fā)現(xiàn)顱內有一個直徑6厘米左右的異物,初步診斷為腦膠質瘤,需要立即住院觀察,就在這個時候,楊德峰還努力用緩慢且斷斷續(xù)續(xù)的話語告訴檢察長和身邊的同志:“我要回去,晚上還有一個反貪案件要辦理。”經(jīng)過專家和家屬的會商,決定第二天立即送他到北京診治。在去往北京的六個小時路途中,因為路途疲勞和身體虛弱,他的病情持續(xù)加重,卻一直關心著昨晚院里連夜查辦的那起職務犯罪案件。
  楊德峰是個感恩圖報的人,更是一個不想給組織添麻煩的人,住院期間,已經(jīng)無法說話的他,還艱難地用筆書寫,含著熱淚告訴去北京看望他的領導和同事:謝謝組織,不要給組織和院里添負擔。手術之后,在恢復期間,他還多次讓親屬主動聯(lián)系單位,詢問單位他分管的反貪工作案件的辦理情況,多次表達著急回來工作的愿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還時時刻刻掛念著他所熱愛的檢察事業(yè)……
 
  他的工作信條是:方法總比困難多
 
  “楊德峰始終認為,只要開動腦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20年來,每辦理一件案件他都會做好辦案筆記,積累辦案經(jīng)驗。”楊德峰的同事回憶道。
  2004年初,當時作為偵查科科長的楊德峰帶領全科同志查處了某交通局科長涉嫌貪污的案件。該局的所有賬外資金都是通過向其下屬的各鄉(xiāng)鎮(zhèn)交管所撥付虛假工程款,然后再通過各交管所將工程款返回到局財務科。由于該局的賬外資金數(shù)量大,時間跨度長,三年時間賬外資金達到500萬元。為了核查賬外資金的具體數(shù)字,楊德峰跑遍了該地區(qū)所有鄉(xiāng)鎮(zhèn)。凜冽的寒風、飄揚的雪花沒有阻擋他前進的步伐,各方的壓力沒有壓垮他深挖細查的決心。他帶領全科制作的筆錄及會計記賬憑證在裝卷時達到23本之多,最終以事實證明了犯罪,也證明了自己。
  楊德峰經(jīng)常說:“只要我們在偵查工作中不為情所累,不為利所困,秉公執(zhí)法,堅持正義,檢察工作就會被百姓稱道、社會認可。”
  2005年8月份,楊德峰被借調到省檢察院專案組工作,參與查辦原某市市委書記周某某案件,為了查辦案件,他絞盡腦汁想盡了種種辦法,終于在周的妻子吳某某身上使案件得到了突破,他在查辦案件的兩個月時間里,沒有回過一次家,一直堅持到案件查辦結束。
  2007年偵查科人手不足,作為偵查科科長的楊德峰對完成年度工作任務壓力很大,他每天的活動路線就是家、辦公室、涉案單位三點一線,他心中裝的都是如何取證、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固定證據(jù)。對取證對象的詢問提綱、詢問筆錄等材料,他都親歷親為。
  科里的干警都說:“最讓楊科長感到興奮的莫過于案件得到突破,得到深挖擴大,最讓他快樂的莫過于案件順利偵結,腐敗分子得到應有的懲處,這時辦案所有的苦與累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把“大愛”給社會“小愛”給家庭
 
  在楊德峰的世界里,太多的愛給了工作,所能留給生活和家庭的愛卻太少太少。楊德峰的父親身體一直不好,對父親照顧太少是他心底永遠的愧疚。孩子一直在上學讀書,因為楊德峰工作太忙,幾乎沒時間管理孩子的學習、生活,他發(fā)病的那天正好是孩子被遼寧警官學院錄取的日子,但他一直忙著工作,直到晚上住院才從他妻子口中知道此事。
  為了檢察事業(yè),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楊德峰只能把對家人的愛深藏在心底,而家人源源不斷地給予他理解和支持,默默地與他的這份“小愛”互動呼應。
  楊德峰先后多次被評為營口市檢察系統(tǒng)先進個人,營口市政法系統(tǒng)人民滿意先進干警,遼寧省政法系統(tǒng)人民滿意先進干警,多次被市檢察院榮記“三等功”。他所辦理的案子,很多現(xiàn)已成為“塵封”的檔案,能為這些檔案作最好注解的就是這背后的艱辛和汗水。為了辦好一件案子,他不知跑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在他的時間表里,八小時工作制的界限早已模糊,能完完整整地休個節(jié)假日已成為奢侈的想法。記不清有多少個節(jié)假日是奔波在風餐露宿的取證路上,有多少個不眠之夜是在與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案子拿不下來,夢里還在想對策。但無論多苦多累,他都沒有半點怨言,總是保持著火一般的熱情,以堅強的毅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
  楊德峰扎根政法戰(zhàn)線二十年,二十年的風雨兼程,二十年的拼搏進取,二十年的忘我奉獻……楊德峰沒有豪言壯語,而是用滿腔的熱血和赤誠,書寫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和一名檢察官對黨、對人民、對法律的無限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