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政通”平臺簡介請查收
平臺定位
是政府處理行政機關職能范圍內的非應急事務的公開電話服務平臺,不包括110、119、122、120等各類應急求助熱線,以及國家面向全國統(tǒng)一設置的服務熱線號碼(12315、12358等)和刑事偵查等涉及保密的電話。
受理范圍
群眾日常生活一般性求助;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建議和訴求;對本區(qū)各單位和單位領導及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投訴和舉報;對本區(qū)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各方面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或意見;有關政府工作、行政審批及行政法規(guī)咨詢等。
受理渠道
“阜政通”平臺通過“1個平臺7條渠道7日答復”模式,開放式受理、辦理、回復群眾反映事項,包括熱線電話(0418—8212345)、微信掃碼、微信小程序(微信搜索“阜政通”小程序)、手機短信(15504188110)、電子郵箱(xqqshzl@163.com)、信箱、微信群(創(chuàng)城隨手拍)。
辦理程序
“阜政通”平臺接收到的反映事項,自接收起1個工作日內完成整理、登記和交辦。登記內容包括:反映人姓名、住址、身份證號、聯(lián)系電話和反映事項等。要求登記信息必須真實、完整、有效。根據反映事項屬事、屬地性質,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明確責任單位并交辦,同時推送給區(qū)分管領導。
·數字鏈接·
自“阜政通”模式市域社會治理工作開展以來,“阜政通”平臺受理群眾訴求54088件,辦結53182件,辦結率98.32%,抽查群眾滿意率85.19%。與其相反的是,2023年,阜新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40%。全市兩級法院民事、行政一審收案同比下降11.32%,是全省唯一萬人成訟率下降的地級市。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一個個熱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應,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結果, 近年來,阜新市創(chuàng)新實施線上訴求“一平臺”、線下問需“一張網”、現(xiàn)場服務“一中心”的基層社會治理“阜政通”模式,努力實現(xiàn)居民訴求“快響應”、主動服務“零距離”、社會治理“全覆蓋”的新局面,實現(xiàn)群眾“進一扇門,解所有難”。
突出黨建引領 社會治理有溫度
將督查督辦結果作為年度考核重要依據,并對涉及不辦、推辦、慢辦、亂辦等違反工作紀律規(guī)定的人員和單位給予提醒、約談、移送紀委問責,倒逼黨員干部及時有效處理群眾訴求。
近日,阜新市新邱區(qū)“阜政通”平臺接到群眾投訴,某學校邊有一根廢棄的電線桿年久失修,威脅到了行人和學校學生的安全,請求平臺給予協(xié)調解決?!案氛ā笔紫k事員——新邱區(qū)委書記劉昕高度重視,在找不到產權單位的情況下,協(xié)調相關部門,僅用2個小時就將電線桿移走。
阜新市信訪局副局長李曉東告訴記者,“阜政通”平臺的最大特點,就是由各縣(區(qū))委書記擔任首席辦事員,并向社會公布,涉及各縣區(qū)的疑難、重點問題均由首席辦事員轉辦落辦,確保群眾反映事項“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案氛ā逼脚_實行首問負責制。受理的單位和人員是首問責任主體,首接首問、即問即辦、限期辦結,對群眾訴求全程負責、負責到底。此外,阜新市還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及工作組,充分發(fā)揮統(tǒng)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作用。
除首席辦事員機制外,“阜政通”平臺還實行首問負責制。受理的單位和人員是首問責任主體,做到首接首問、即問即辦、限期辦結,對群眾訴求全程負責到底。此外,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還成立督查督辦組,建立擬辦、催辦、督辦、移交、歸檔等督查督辦工作流程,通過下發(fā)催辦單、督辦單、現(xiàn)場調研、明察暗訪等形式,常態(tài)化開展現(xiàn)場督查、聯(lián)合督查、專項督查、線上督查等,將督查督辦結果作為年度考核重要依據,并對涉及不辦、推辦、慢辦、亂辦等違反工作紀律規(guī)定的人員和單位給予提醒、約談、移送紀委問責,倒逼黨員干部及時有效處理群眾訴求。通過建立“兩首一督”機制,實現(xiàn)讓“我來辦”成為一種意識、“快速辦”成為一種習慣、“辦得好”成為一種必然。
織密治理網格 社會治理有廣度
阜新市按照“全科門診”定位的方式,進一步優(yōu)化整合信訪、政法各單位和人社、住建等主要行政服務部門以及“兩代表一委員”等各方工作力量一體辦公。
“阜政通”是如何運行的?實際效能又是怎樣的?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了海州區(qū)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
十幾臺電腦前,工作人員正緊張地忙碌著?!拔业穆氊熅褪菍ⅰ氛ā习傩盏脑V求進行‘分流’?!苯晦k員厚貴鑫告訴記者,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實行接待、分流、受理、回訪、督查等“一站式”便民服務工作流程。
從平臺剛運行時每天十余件訴求,到現(xiàn)在每天近百件,不僅“派單”的數量增加了,厚貴鑫還要不時“出現(xiàn)場”,實地了解百姓訴求的準確情況。
厚貴鑫向記者講了剛剛辦結的一起訴求。海州區(qū)韓家店鎮(zhèn)南瓦村幾戶村民因“一壟地”引發(fā)糾紛,工作人員“接單”后馬上趕往現(xiàn)場,有測量土地的,有調解的,第二天就圓滿解決了該起糾紛。
如此快速地“結單”源自于“阜政通”平臺明確辦理流程,確保“快速響應”。阜新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董冀表示,通過創(chuàng)設“小巷總管、小巷主管、小巷管家、小巷管事”四級網格品牌,網格員切實履行了政策宣講員、問題吹哨員、矛盾調解員、民意搜集員、便民代辦員、治安巡防員“六員”的職責,確保了網格內訴求第一時間受理、問題第一時間響應。
群眾動嘴,干部跑腿。新邱區(qū)通過“阜政通”,把群眾的“問題清單”變成干部的“履職清單”,把“群眾找上門”變?yōu)椤胺账蜕祥T”,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群眾一張張滿意的笑臉驗證了“阜政通”運行的初衷:把矛盾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
集成現(xiàn)場服務 社會治理有“訴”度
案件數量的升和降,是社會治理的晴雨表,也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晴雨表。為了這份直抵人心的平安感,阜新市有章法有舉措。
目前,阜新市7家基層法院全部實現(xiàn)市域社會治理線上平臺接入、線下中心實體化運行,設立75間訴前調解室,選齊配強訴前調解員62人;與司法局、工會、工商聯(lián)、婦聯(lián)、消費者協(xié)會、醫(yī)調委等部門建立聯(lián)合解紛訴調對接平臺;構建“法院+工會”“法官+社區(qū)工作站”“法官+調解員”等訴調對接模式;引入71家特邀調解組織、137名特邀調解員入駐兩級法院在線調解平臺及社會治理中心。
今年4月,細河區(qū)“阜政通”接到群眾訴求,反映拖欠工資的問題,希望能夠協(xié)調解決。特邀調解員朱有明經過了解案情得知,此案源于任某欠王某工資款800元,王某多次催要未果。
案情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朱有明通過電話與任某取得聯(lián)系,可任某卻說如果別人欠他的錢能要回來,他就給王某開工資,否則沒錢給付。
朱有明將雙方無爭議事實做了記錄,并耐心地做任某思想工作,沒想到任某“耍起了無賴”,將朱有明的電話“拉黑”了。于是朱有明連續(xù)換了10多部電話,都被任某一一“拉黑”。終于,在連續(xù)溝通了20多天后,任某說:“我服了,多大點事兒啊,不就800塊錢嘛,你們至于嗎?”
阜新市兩級法院由“單打獨斗”向“團隊作戰(zhàn)”轉變,結果顯而易見。
以阜新縣人民法院泡子人民法庭為例,今年以來,該法庭受理案件同比下降31.79%,結案率同比上升5.38%,訴前調解50余件,調撤率達50%以上。
這些數據,詮釋著阜新市的治理之道,也是阜新市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