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蒙語窗口的細致接訪,到草原牧區(qū)的普法足跡;從雪中送炭的司法救助,到久久為功的長效幫扶——賴俊廷與同事們用堅守詮釋新時代“雷鋒精神”。
日前,記者跟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四級高級檢察官助理賴俊廷走進蒙古族老人領(lǐng)某家中回訪。這位七旬老人緊緊握著賴俊廷的手,用蒙語連聲道謝。這一幕,正是賴俊廷扎根基層近40年、用蒙漢雙語踐行司法為民初心的生動縮影。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口約14萬人,許多群眾日常以蒙語溝通。作為控申部門“雙語接訪”專員,賴俊廷深知語言是司法服務(wù)的“第一道橋梁”。2024年2月,刑檢部門移送了一起司法救助線索——蒙古族老人領(lǐng)某因鄰里糾紛被打致輕傷,喪失勞動能力。賴俊廷第一時間上門走訪,一句純熟的蒙語問候瞬間讓老人眼眶濕潤。原來,領(lǐng)某丈夫早逝,兩個女兒生活拮據(jù),案發(fā)后她因傷無法耕種,醫(yī)藥費更令其陷入絕境。
“別擔心,國家司法救助就是為困難群眾解困的。”賴俊廷全程用蒙語安撫老人,隨后便協(xié)助整理申請材料。從實地核查到發(fā)放救助金,僅用15天,1萬元救助款便送到了領(lǐng)某手中。這場跨越語言障礙的司法救助,不僅解了老人燃眉之急,更讓其感受到“家門口的司法溫度”。
“語言通了,心才能貼近。”賴俊廷常對年輕干警說。在他的帶動下,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檢察院建立蒙語培訓(xùn)機制,組建雙語普法隊伍,開展“檢愛家鄉(xiāng)”普法宣傳,干警們用蒙漢雙語講解防詐知識、土地法規(guī),發(fā)放定制蒙文手冊,將法治種子播撒在草原深處。如今,這支“雙語檢察”隊伍正注入新生力量。更多精通蒙語的年輕干警加入接訪、普法一線。
賴俊廷(中)在蒙古族老人家中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