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成為一名主持公道、懲惡揚善的好警察是我的夢。27年來,我刻苦鉆研專業(yè)知識和邊緣學科知識,苦練擒拿格斗、槍械使用、駕駛、技術開鎖等專業(yè)技能,一直奔跑在追夢路上。”
面對記者,張喆這樣總結(jié)自己的警察人生。

張喆成為全國公安系統(tǒng)英雄模范立功集體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
9月12日,記者來到遼陽市公安局,在走廊里,一名個子不高、身穿警服的男子向記者走來:“您好,我是張喆。”
張喆與影視作品中的緝毒警察形象不太一樣,他沒有健碩的身軀、兇狠的面容,看著就像公安局的文職人員。張喆笑著說:“我面對毒販時很兇。”
今年47歲的張喆從警已有27年,當初他拿著能上本科的高考成績,毅然報考了中專警校,他說:“就為了能穿這身警服,圓我的警察夢。”
他還下定決心,既然身穿警服,就要直面犯罪、挺身而出,無愧于警察職業(yè)。
今年5月,張喆被評選為全國特級優(yōu)秀人民警察,也是全國公安系統(tǒng)英雄模范立功集體先進事跡報告團的成員。
“在追捕一名犯罪嫌疑人時,我的頭被砍了一個口子,血順著臉、脖子、前胸、大腿流下來,把兩只鞋都灌滿了,在醫(yī)院的地上留下了一個個完整的血腳印。醫(yī)生要給我剃頭發(fā)、打麻藥、縫針,讓我臥床休息,但為了趕時間回去抓犯罪嫌疑人,我再三堅持不打麻藥縫了5針,后來又追捕犯罪嫌疑人12天,直到第13天凌晨,與他一對一對決后,我親手將他抓獲。”
這是張喆日常工作中的一個縮影,他說:“這些年,我一直在偵查一線,緝毒警察無疑是距離危險最近的人,所以要想克敵制勝,必須技高一籌。”
辦案時,他腰里別著七八部手機,熟練地模仿各地方言,會說“黑話”,還喬裝打扮與毒販“接頭”。
有人說張喆是“瘋子警察”,有人說他鐵血利劍斬“毒魔”,還有人說他是“刀尖上的舞者”,但在張喆眼中,自己只是一名警察。
因為指揮和參加偵破重、特大案件數(shù)百件,張喆被稱為警隊里的“破案專家”。這個稱號不是白來的,背后是張喆乃至整個禁毒支隊警察的默默努力。幾天前,張喆帶隊破獲了遼陽市最大的毒品案件,剛從毒源地回來的他又投入到新案件中。
張喆總結(jié)了自己的辦案經(jīng)驗,他說:“今天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再用以往的邏輯思維去面對他,要建立形象思維,人與人面對面時,要有預判,應對事件時要有恰如其分的變化,這是警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他擔任支隊長以來,禁毒支隊自主創(chuàng)新研究設計的“服務娛樂場所涉毒風險級管控機制”被省公安廳評為2014年全省優(yōu)秀自主創(chuàng)新項目,也是全省禁毒系統(tǒng)唯一一個入選項目。
抓毒販是自己的工作,禁毒宣傳也是自己的工作。只要不出任務,一有時間,張喆就要對全市服務娛樂場所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及相關從業(yè)人員宣傳禁毒知識,而他的努力使得遼陽市場所從業(yè)人員涉毒違法犯罪率較去年下降了100%。
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張喆經(jīng)常是接一個電話就要“消失”幾天,甚至幾十天,不能告訴妻子自己的去向、不帶行李,就揣著身份證和手機。
采訪剛剛結(jié)束,張喆就掏出了手機,案子有了新進展,張喆告訴同事準備出發(fā),依舊沒有行李,依舊沒有給家里打一個電話,他就這樣再一次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