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錦旗背后的故事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白國軍 王大海 | 發(fā)布時間: 2016-08-08 10:06
錦落帛因為難之處 情為墨寫字里行間
 
  平安、幸福是百姓最殷切的希望。為了能讓百姓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幫助百姓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奮戰(zhàn)在我省政法、綜治戰(zhàn)線的集體和個人,不辭辛勞、不求回報,以無私奉獻、勤勤懇懇的工作態(tài)度,贏得了百姓點贊。
 
  當鮮紅的錦旗送到他們手中時,不但是百姓真情流露的感謝,更是對他們工作最好的詮釋,在這些錦旗的背后更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
 
  近日,本報記者奔赴基層采訪發(fā)現,無論從百姓心目中的“神探”裴慶新,到守護社區(qū)30年的老警楊建夫,再到心系百姓一片情的莊慶發(fā);還是從斬斷毒品的利劍的沈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禁毒大隊,到把錦旗放在心中的盤錦市興隆臺區(qū)創(chuàng)新街道鶴鳴社區(q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他們在工作中唱出了一首首愛的贊歌。
 
  錦旗背后的故事之敬業(yè)
 
  裴慶新:百姓心目中的“神探”



裴警官身后的一面面錦旗
 
  鮮紅的顏色、燙金的大字、金黃的流蘇……一面面錦旗的字里行間都流露著市民對神探老裴的感謝之情,同樣也體現著濃濃的警民之情。
 
  在鐵嶺,老百姓都知道,乘坐出租車丟東西了,就找交警老裴。久而久之,裴警官便成為了百姓心目中的“神探”。
 
  老裴叫裴慶新,老裴還有一個搭檔叫顧元福,這就是鐵嶺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裴警官工作室”的全部人馬。“裴警官工作室”于2015年1月成立,專門負責給百姓找回丟失在出租車上的東西。“雖然臨近退休,但能幫助群眾切實解決困難,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價值。”老裴對記者說。
 
 
  “裴警官工作室”,專為群眾找尋失物
 
  近日,記者來到鐵嶺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簡樸的辦公大樓內一片繁忙景象,走進“裴警官工作室”,記者看到,桌上有兩臺電腦、一部電話,墻上有兩塊交通監(jiān)控屏幕,再加上辦公桌椅,這就是“裴警官工作室”的全部“家當”。
 
  走出“裴警官工作室”,走廊的墻壁棚頂上都是群眾送的錦旗,可用壯觀形容。
 
  記者采訪時,恰巧銀州區(qū)的一位市民拿著錦旗來到了“裴警官工作室”。原來,前幾天她把剛買的2000多元的手機落在了出租車上,請求裴警官幫忙查找。因為疏忽,她只記住了上下車時間、地點和經過土地局交通崗。面對不多的線索,裴慶新、顧元福守在監(jiān)控前通過仔細查找和分析,終于鎖定了她乘坐的出租車,找回了遺失物品。
 
  這僅僅是“裴警官工作室”一面錦旗背后的故事。裴警官告訴記者,之前,有一個高個子小伙兒來,自己一眼就認出他來了。這個小伙兒姓劉,是鐵嶺師專畢業(yè)的學生。他把一部價值7000多元的蘋果手機遺落在出租車里。老裴他們經過連續(xù)三天的查找,終于給找了回來。
 
  當天,小伙子來的時候,裴警官還對他開玩笑地說:“小伙子,咋的手機又丟了???”沒成想,他是來送錦旗的。記者看到,錦旗上寫著“熱情接待群眾,真誠服務人民”。
 
  如今,在“裴警官工作室”的書柜里存放著整整幾十本尋找失物的登記簿。同樣,在墻上也掛著好多失主送來的錦旗,隨意翻開一本登記簿,記者仿佛就看到了裴警官一天的工作,看到了這錦旗背后的故事:
 
  8月2日,市民申先生將皮箱落在出租車后備箱,已找到;劉先生把蘋果手機落在出租車上,已找到……僅一天時間里,工作室就接待了8位前來求助的群眾。
 
  一面面錦旗,一聲聲感謝
 
  裴警官帶著記者來到錦旗前,指著其中一面介紹:“這是遼寧建筑工業(yè)大學的大四學生送來的,記得上班那天,這名小伙兒就急匆匆地來了,說他的皮箱落出租車里了!當時我一邊安慰他,一邊讓他提供乘坐出租車的特征和行走線路,以及其他有價值的線索。原來,他當天要返校,身份證、學生卡、隨身的衣物等都在皮箱子里。還有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上車的時間了。”
 
  后來,裴警官不到一個小時就“鎖定”了出租車。通過公安信息查詢系統(tǒng),老裴與正在駕駛出租車的駕駛人聯系上了。這名駕駛人也發(fā)現了這名小伙兒遺落在后備箱里的皮箱,但卻找不到他。不到10分鐘,出租車駕駛人把皮箱給送到了小伙兒的手里。看到小伙兒能夠按時返校那個興奮勁兒,老裴也非常高興。
 
  旁邊掛著的這面錦旗,是銀州區(qū)的賈女士送來的。據裴警官回憶,當時賈女士在興隆下班打車回家,由于在出租車上一直在玩手機,不慎將平板電腦遺落在出租車上。第二天上午來到了工作室求助,欲尋回自己的平板電腦,平板電腦內儲存了單位的大量資料,這讓賈女士非常焦急。
 
  “裴警官工作室”接待了賈女士,聽了賈女士的情況介紹,就開始在視頻監(jiān)控中尋找,由于賈女士提供的打車路線不準確,她的家在一鐵道門,出租車走的是公園崗,還是鐵源門口她弄不清楚了,使尋找一度陷入困境。萬般無奈之下,裴警官開始大海撈針——一臺一臺地詢問。當查詢到遼MTN0時,駕駛人王某說他前一天撿到了一臺平板電腦,而且出租車的行駛路線和賈女士乘車路線相吻合。
 
  裴警官告訴記者,還記得賈女士得知電腦找到后,高興地在工作室轉起了圈。她說:“平板電腦是單位的,不找回來單位會辭退我的。鐵嶺交警太好了。”
 
  在錦旗中,記者還看到了一面落款是沈陽市民的,裴警官向記者介紹,記得那天一男子汗流滿面地說:“兩位大哥快幫幫忙,我親戚把挎包落出租車里了,那里可有救命的錢?。?rdquo;
 
  原來,沈陽市民董艷紅因親戚生病需要用錢,特地從沈陽趕來鐵嶺看望,并帶來了應急的錢,卻在乘坐出租車時,不慎將挎包遺忘在車上,包內有身份證、銀行卡、手機及4000元現金等重要物品。這讓董艷紅心急如焚,于是拜托親戚林先生幫忙想辦法。由于董艷紅是外地人,不能提供準確的行車路線,也沒記住車牌號,除了乘車的出發(fā)地和終點站,幾乎沒有其他線索,所以尋找起來特別困難。
 
  后來裴警官憑借著細微的線索,通過監(jiān)控錄像一點點查詢,終于鎖定了一輛出租車。通過公安信息查詢系統(tǒng),裴警官與出租車車主取得聯系后,確認了那臺車正是董艷紅乘坐的出租車。通過溝通,車主很快將挎包送還給了林先生。董艷紅通過電話向裴慶新和顧元福表示感謝,并不住地稱贊:“鐵嶺交警太給力了!”
 
  在裴警官眼中,小到一袋粘豆包、一串鑰匙、一張體檢卡,大到手機、銀行卡、現金,他都“一視同仁”,認真對待。他覺得,群眾的事兒再小也是大事兒。就像一袋粘豆包,不值幾個錢,但在群眾的心里,就意味著過年要團團圓圓的,這不就是大事兒嗎?
 
  要問裴警官圖的是啥?他的答案只有4個字:“群眾滿意”。
 
  錦旗背后的故事之堅守
 
  楊建夫:堅守社區(qū)30年



楊建夫警務室掛牌
 
  30年,足以讓稚氣未脫的孩子步入而立之年;30年,足以讓海誓山盟的誓言變成過眼云煙;30年,甚至可以讓一個時代變成滄海桑田。對于楊建夫來說,30年,卻意味著一種堅守和信念。他用腳步丈量著社區(qū)的每一寸土地,用無言的行動把老百姓時刻裝在自己的心里。
 
  30年堅守護平安
 
  現年56歲的楊建夫,從警33年。他在沈陽市皇姑區(qū)北陵社區(qū)任社區(qū)民警,一干就是30年,是沈陽市公安系統(tǒng)連續(xù)在一個社區(qū)工作時間最長,資格最老的社區(qū)民警。社區(qū)里不少年輕人甚至是中年人,都是他摸著腦袋長大的。在社區(qū)里,只要見到老楊,上至年逾九旬的老人,下至咿呀學語的幼兒,都會親熱地和他打個招呼。這么多年干下來,楊建夫的稱呼從小楊到老楊,從楊大哥到楊叔叔,現在已經開始有孩子叫他楊爺爺了。
 
  很多人都說,老楊根本不像個警察,看他體格干瘦,脊背略彎,脫了警服就和早市上的商販沒啥兩樣,簡直土得掉渣??墒钦f歸說,在他們眼里,老楊就是一棵大樹,30年來一直扎根社區(qū)里,給他們最踏實和貼心的依靠。
 
  8月2日,沈陽市公安局舉行了隆重的命名授牌儀式,將北陵社區(qū)警務室正式更名為“楊建夫警務室”。沈陽市公安局副局長王曉剛與皇姑公安分局政委張野馳共同為警務室授牌。目前,“楊建夫警務室”是沈陽市唯一一個,也是有史以來首個以現任社區(qū)民警名字來命名的警務室。
 
  “為黨分憂,為民解難;工作熱情,春風送暖。”這是警務室更名后,北陵社區(qū)居民吳桂秋送來的一面錦旗,并非因為老楊幫了她什么忙,而是為了感謝老楊30年如一日地付出。
 
  一張“老警”的奉獻賬單
 
  有細心人給楊建夫算過一筆賬,他下社區(qū)采集信息、排查安全隱患、巡邏防范、走訪群眾,每天至少步行5公里,30年下來就是50000多公里,能繞地球一圈還多。多年來,他累計采集各類工作信息100余萬條,光是皮鞋就磨壞了20多雙。社區(qū)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胸,被大家稱為社區(qū)“活地圖”。在當前沈陽公安系統(tǒng)開展的“走基層,聯萬家”活動中,老楊走訪居民的腳步再次“提速”。
 
  最近幾年,楊建夫服務的地區(qū)從一個街道擴展到兩個街道,再到三個街道,面積擴大了兩倍多。轄區(qū)的5700多戶居民,18000多名常住人口,2000多名流動人口,都被他記在心中。有時社區(qū)需要核實一些信息,向他求助,楊建夫總是脫口而出。外地人到社區(qū)里走親訪友,一時摸不著門,居民都會往楊建夫的警務室一指:“找老楊去,找到他就等于找到家了。”所以,楊建夫也被稱為社區(qū)“活電腦”。多年來,他先后幫助1200多名外地人找到了親友,沒有出現一次失誤。
 
  扎實工作速抓犯罪嫌疑人
 
  1996年夏天,河南省公安廳發(fā)來協(xié)查通報,犯罪嫌疑人倪某伙同他人詐騙20余萬元,河南省領導高度重視,要求限期破案。協(xié)查通報上既沒有嫌疑人照片也沒有戶籍信息,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要找到倪某無異于大海撈針。但是,當老楊拿到協(xié)查通報的一剎那,如同電腦的快速檢索一般,一條人員信息在腦海中第一時間彈了出來——倪某:男,1973年5月10日出生,就住在某樓某單元某號。因為他的姓氏比較罕見,所以老楊對他的印象特別深。平日里,老楊和倪某的父母經常在小區(qū)里碰面,也沒少嘮家常。因此,知道老兩口有個兒子在外闖蕩,說是干著很大的買賣。最近幾天,倪某剛剛回家,據說發(fā)了一筆小財。難道他真的干起了違法犯罪的勾當?老楊設法將倪某帶到派出所,迅速控制起來。經初審,倪某對伙同他人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得到消息的河南警方,連夜乘飛機趕到沈陽。河南同行緊緊握著老楊的手說:“沒想到,沈陽片警工作這么細致、責任心這么強,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
 
  3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一瞬,對老楊來說卻是經年累月的堅守。30年,他已經把濃濃的警民魚水情釀成了陳壇老酒,那么芳香馥郁,沁人心脾。
 
  錦旗背后的故事之幫扶
 
  莊慶發(fā):心系百姓一片情



莊慶發(fā)
 
  “心系百姓事,事事親躬;情系百姓心,心心和諧”“伸張正義,辦事雷厲風行;執(zhí)法為民,情系弱勢群體”……在撫順市順城區(qū)葛布街道“莊慶發(fā)工作室”掛著多面錦旗,而要說起這些錦旗背后的故事就必須提起一個人,他就是莊慶發(fā)。
 
  真心服務換得百姓真情
 
  莊慶發(fā)1953年生人,從警42年,30年工作在葛布街道遠航社區(qū)社區(qū)民警、黨總支副書記的崗位上。就是在這個普普通通的崗位上,他數十年如一日,帶著對人民群眾的
深厚感情,把百姓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做,每件事情、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盡職盡責地做到極致,摸索出了一套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經驗和規(guī)律。如今,這套“一心”“兩勤”“一圖”“一簿”“一服務”被總結為了《莊慶發(fā)工作法》,在全市公安系統(tǒng)進行了全面的推廣。
 
  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社區(qū)民警本應幾年一換屆,但當居民得知莊慶發(fā)要離開的消息后,許多居民流下了眼淚,集體表示要留住這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警察老莊大哥,最后在組織的批準下,莊慶發(fā)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為居民解決的難題不計其數。就是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獲得了全國公安系統(tǒng)愛民模范、遼寧省勞動模范、撫順市模范共產黨員、撫順市百姓雷鋒等70余項榮譽,立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等功1次,三等功11次。同時,他還自掏腰包建立了“莊慶發(fā)獎勵救助基金”,并陸續(xù)捐獻出了全部獲獎資金,常年救助困難群眾。
 
  發(fā)揮余熱奉獻愛心
 
  2013年5月,莊慶發(fā)到了退休年齡,可是他舍不得離開奮斗了多年的崗位、離開他熟悉的老百姓。在順城區(qū)委及葛布街道黨工委真誠挽留下,莊慶發(fā)選擇留在了葛布街道,留在專門為他建立的“莊慶發(fā)工作室”里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在這里,莊慶發(fā)找到了服務百姓的新平臺,找到了再次揚帆起航的原動力。
 
  來到葛布街道后,街道黨委經其同意將“莊慶發(fā)獎勵救助基金”正式更名為“葛布街道愛心基金”,并得到了街道工作人員的積極響應,大家紛紛捐出了自身力所能及的一份愛心基金,而莊慶發(fā)更是每月拿出800元錢存入愛心基金以幫助特困黨員、困難社區(qū)矯正人員和留守兒童。
 
  2015年12月11日上午走訪特困戶鄧桂青,其因患乳腺癌家庭生活困難,一次性救助2000元;2016年5月27日為葛布地區(qū)15名特困家庭孩子送上學習用品,支出560元……
 
  這是記者在一本莊慶發(fā)愛心基金明細上看到的賬目,而像這樣的本子在“莊慶發(fā)工作室”中還有很多很多。截至目前,莊慶發(fā)個人捐款已達10余萬元。
 
  真情幫扶獲送兩面錦旗
 
  無論任社區(qū)民警,還是任“莊慶發(fā)工作室”主任,莊慶發(fā)一直以真心為百姓辦實事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贊,收到了多面錦旗,在這之中有兩面錦旗是由同一人不同時間送來的,送錦旗的人是葛布街道新地社區(qū)居民張克蘭。
 
  第一面錦旗內容為“伸張正義,辦事雷厲風行;執(zhí)法為民,情系弱勢群體”,時間為2013年11月21日。
 
  隨著莊慶發(fā)的回憶,3年前的故事漸漸地呈現在了記者眼前。20余年前,張克蘭前夫的親屬向張克蘭借款5萬元,直至2013年11月張克蘭再次找其還款時,卻遭到了暴打,被縫11針。一天下午,張克蘭來到了“莊慶發(fā)工作室”,抽泣著向莊慶發(fā)說明了情況。莊慶發(fā)了解情況后,通過法律手段幫其要回了5萬元欠款與醫(yī)藥費賠償。幾天過后,張克蘭為感謝莊慶發(fā)便送來了這面錦旗。
 
  因孩子戶口遷出和輟學原因,張克蘭不知怎樣幫孩子落戶口。今年5月的一天她再次來到了莊慶發(fā)工作室。莊慶發(fā)了解完情況后,與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協(xié)調,使其兒子順利落了戶口。為此,張克蘭特地為莊慶發(fā)再次送上一面“心系百姓事,事事親躬;情系百姓心,心心和諧”的錦旗。
 
  錦旗背后的故事之禁毒
 
  斬斷毒品的利劍



大東公安分局禁毒大隊獲贈錦旗
 
  “服務企業(yè)共筑安全,攜手共建和諧社會”是一家公司送給沈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禁毒大隊的一面錦旗上的內容,這面錦旗反映的只是大東區(qū)禁毒工作的冰山一角,而在背后還有著許許多多禁毒的故事。
 
  他們是一把利劍,斬斷毒品罪惡。他們都奮戰(zhàn)在禁毒工作最前沿,用實際行動遏制毒品違法犯罪上升勢頭,幫助吸毒人員順利回歸社會,為社會平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奉獻力量,作出貢獻。
 
  讓企業(yè)和百姓都遠離毒品
 
  6月,大東區(qū)公安分局禁毒大隊的工作人員一直奔波著,他們走訪企業(yè),走進社區(qū),開展了一項又一項禁毒宣傳活動,通過向企業(yè)職工、周邊群眾發(fā)放禁毒宣傳手冊,詳細講述新型毒品的種類及危害,呼吁大家共同行動起來,樹立防毒、拒毒、禁毒意識,對毒品說“不”。
 
  通過走訪企業(yè)、聆聽職工訴求,走進百姓開展禁毒宣傳,能夠充分發(fā)揮其在禁毒工作中的能動效應,讓禁毒宣傳工作在企業(yè)和百姓中橫向推廣。
 
  禁毒宣傳是禁毒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普及毒品預防知識,讓群眾認識到毒品的危害,提高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有助于從源頭上遏制毒品問題。近年來,不僅是禁毒部門,大東區(qū)其他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禁毒宣傳,努力形成禁絕毒品、人人有責的局面。
 
  專注禁毒的老人
 
  家住大東區(qū)新東街道中房社區(qū)的陸桂琴是一位執(zhí)著而充滿愛心的老人。
 
  2006年,陸桂琴被聘為中房社區(qū)禁毒志愿者,一干就是十年。在工作中她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踏實認真,贏得了大家的廣泛贊譽。十年來,中房社區(qū)的禁毒工作走在全街道前列,這其中凝聚著陸桂琴的辛勞和付出。
 
  陸桂琴曾在基層工作多年,富有基層工作經驗,可面臨對吸毒人員的幫教,算是遇到新問題,不懂就學是她的最大長處,既然干就要干好、干出名堂。
 
  陸桂琴先跑派出所搜集轄區(qū)內吸毒人員資料,學習治安部門對吸毒人員的管控經驗,接著就上門入戶,熟悉轄區(qū)內吸毒人員的基本情況,剛開始不是上門找不到人就是遭到吸毒人員或家屬的冷眼和推諉,可面對困難她沒有泄氣,而是抱著巨大的耐心去做工作。
 
  有一次入戶時,吸毒人員小李呵斥她:“老子剛出勞教所,沒消停呢,你死纏爛打地跑來干嗎?老子吃了上頓沒下頓著呢,正煩呢,欠打是嗎?”
 
  面對小李,陸桂琴沒有恐懼,依然平靜地說:“你是我轄區(qū)的,我找你是我的工作需要,你的困難也是我的困難,我找你就是先要解決你的困難。”
 
  隨后陸桂琴了解了小李的情況,發(fā)現他可以申請低保,就幫著小李準備了低保審批的相關要件,這讓小李感激不盡。沒過幾天,小李就在附近花園小區(qū)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開始了新生活。
 
  社區(qū)禁毒工作的帶頭人
 
  在大東區(qū)新東街道筑景社區(qū)有一名禁毒民警,在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居民的眼里,他是一個敢于用鮮血和生命維護社會的安寧與和平的衛(wèi)士,是社區(qū)禁毒工作的先進帶頭人。他就是呂慶福。
 
  社區(qū)的戒毒康復工作要與吸毒人員面對面地交流、開展幫教,而要做好社區(qū)戒毒康復工作,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由于社區(qū)工作性質的關系,社區(qū)工作者大多數都是女同志,而在日常對社區(qū)戒毒康復人員的走訪幫教過程中,常會遇到吸毒人員在非理智的時候具有不確定的攻擊性情況,為了確保社區(qū)干部們的人身安全,呂慶??偸菭奚鼈€人的休息時間,不辭辛苦,不顧一連值了幾個夜班身體的疲憊,主動帶隊和社區(qū)干部們一起深入戒毒康復人員家中,進行康復幫教工作。
 
  呂慶福還是社區(qū)戒毒康復人員及其家屬的知心人和貼心人。針對社區(qū)戒毒康復人員無業(yè)、家庭困難等客觀事實,他將戒毒康復人員的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問題作為推進社區(qū)戒毒康復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點,積極向上級爭取機會,全心全意幫助社區(qū)戒毒康復人員擺脫生活困境,重樹生活信心。
 
  根據社區(qū)戒毒康復人員個人及家庭實際情況,呂慶福遵循就近、方便、量體裁衣、因人而異的原則,結合戒毒康復人員自身情況分類進行幫扶救助,使社區(qū)戒毒康復人員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è),形成了既能照顧家庭,又為家庭增加一定經濟收入;既方便家人監(jiān)管、督促其完全康復,又便于社區(qū)對其進行督查的良好格局。
 
  錦旗背后的故事之服務
 
  錦旗放在心中



蔡樹紅(右)把便民服務卡送給居民
 
  前不久,當記者走近盤錦市興隆臺區(qū)創(chuàng)新街道鶴鳴社區(qū)活動樓時,耳邊傳來唱評劇的聲音。一進門,記者面對的就是便民服務廳,工作人員正在接待前來辦事的居民,順著樓梯來到樓上,活動室里幾位大媽正在排練新節(jié)目。樓內環(huán)境整潔,墻上是各種公示板以及平安宣傳板,記者尋找的錦旗呢?
 
  為民服務銘記于心
 
  社區(qū)黨總支書記、主任蔡樹紅告訴記者,因為需要告知社區(qū)居民的事項很多,雖然社區(qū)辦公的條件不錯,但社區(qū)還是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宣傳板和公示板,所以錦旗和獎狀都收藏在柜子里了。記者在來此之前了解到,鶴鳴社區(qū)先后榮獲“全國充分就業(yè)社區(qū)”“遼寧省和諧文明社區(qū)”“遼寧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社區(qū)”“盤錦市和諧文明社區(qū)”等很多榮譽,各種榮譽的牌匾、證書、獎狀、錦旗有不少,但是這些都沒有在社區(qū)里展示。蔡樹紅說:“得了這些榮譽,獲得居民的稱贊,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沒啥炫耀的。雖然我們沒有把這些榮譽展示在大家面前,但都藏在我們心里,為居民服務從來都不含糊。”
 
  錦旗背后流露真情
 
  記者請蔡樹紅挑一個最喜歡的錦旗,蔡樹紅想了想,找出了一個繡著“真情服務暖人心”的錦旗。她說:“我就講講它的故事吧,其實我們社區(qū)工作人員每天都是這樣服務,讓居民滿意。”
 
  這個錦旗是社區(qū)居民張先生送的。有一年的冬天,特別冷,張先生所住的單元供暖不好,他的小女兒才幾個月大,在屋子里也凍得小臉通紅。張先生打聽其他單元的鄰居,人家的屋子都熱乎乎的,唯獨張先生所住的這個單元的暖氣是涼冰冰的。張先生找到供熱站,供熱站的人來到后發(fā)現,樓道暖氣的進水管處是熱的,而張先生等住戶的暖氣出水管的溫度是涼的。這說明管道內有堵的地方??墒怯械淖粢驗榭爝^節(jié)都走了,供熱站的人員表示不能挨家挨戶查。這讓張先生很氣憤,于是找到社區(qū)。蔡樹紅聽了張先生的情況,就帶著社區(qū)工作人員來到了張先生的家,一看情況果然如張先生所述。于是蔡樹紅找到供熱站的工作人員,供熱站的工作人員說:“該我們修的一定能修,不該我們溝通的我們真沒辦法。”于是大家一起挨家挨戶查找管道問題,蔡樹紅表示她負責與各住戶溝通。這個樓是五層樓,當各家都排查完后,分析只有五樓的住戶沒有人,而管道問題可能就出現在這家。經過打聽,蔡樹紅找到了這戶人的電話,可是電話一通,讓大家心里涼了半截。原來這個住戶是租住這房子的,在沈陽忙活生意很長時間了,根本沒有時間回到盤錦。張先生得知后,情緒更激動了,對蔡樹紅說了很多難聽的話。蔡樹紅忍住委屈,不停地與這位住戶聯系,這位住戶說:“這樣吧,我真的沒有時間回盤錦,你讓房主去一趟吧,鎖我已經換了,找個開鎖的打開就行。”
 
  經過兩天的忙碌,終于在五樓這家找出了管道問題并修好了。過了幾天,張先生拿著這面錦旗來到社區(qū),表示他真誠的謝意。
 
  細心服務獲百姓點贊
 
  蔡樹紅說:“我們社區(qū)每年都能收到這樣的錦旗。社區(qū)不少樓都是老舊棄管樓,管道老化,保暖也不好,尤其到春節(jié)期間,總能接到三四家電話,告知樓上漏水了。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就得趕到現場,如果漏水的人家有人,那么社區(qū)工作人員就調解雙方賠償的事。如果漏水的住戶沒在家或者到其他地方過年了,那就麻煩大了,咱們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常常為此累得筋疲力盡。”涉事的當事人被社區(qū)工作人員的精神所感動,所以有的當事人就會發(fā)自肺腑地感激社區(qū),為社區(qū)送上一面表達心意的錦旗。
 
  記者了解到,鶴鳴社區(qū)目前承接了民生服務22項,實施社區(qū)準入民生服務58項,知民所需、解民所困,所以這里的居民也常常為社區(qū)點贊。